宜萬鐵路后設計為Ⅰ級電氣化干線鐵路,一次鋪設無縫線路,開通時速復線段為160公里、單線段120公里。于2010年12月22日在湖北恩施火車站舉行正式通車儀式。首發客車開行方案已獲得鐵道部的正式批復。運營初期宜萬鐵路將開行旅客列車5對,2011年1月11日起將開行14對。
運營列車
宜萬鐵路將分兩階段開行列車。2010年12月23日至2011年元月10日,宜萬鐵路將開行5對旅客列車。其中,北京西至湖北恩施開行K50/49次,是原宜昌~北京西的K50/49次延長到恩施始發;具體時刻為:恩施—北京西的K50次,15時40分發車,經停建始、巴東、宜昌東、當陽、荊門、襄陽、鄧州、南陽、鄭州、安陽、邯鄲、沙河市、邢臺、元氏、石家莊、定州、保定、徐水、高碑店,次日15時25分到。北京西—恩施K49次,13時53分開,次13時59分到。
其他新增列車:武漢—利川T6716/7、T6718/5次,經由漢丹、長荊、焦柳、宜萬線運行;新增宜昌東—利川4801/2次;新增利川—恩施4804/3次;新增貴陽—宜昌東2118/7次,經由川黔、襄渝、達萬、宜萬線運行。從2011年元月11日起,宜昌至萬州鐵路將再增加9對客運列車。
鐵路特點
鐵路全長377.46公里,東起湖北省宜昌市,西至重慶萬州區,是進出川渝鄂西的東線通道,是中國“中長期鐵路網規劃”中“四縱四橫”和滬漢蓉快速鐵路客運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。其中,宜昌東至涼霧段288公里為雙線,設計時速為160公里。涼霧至萬州段89公里,設計時速為120公里。
東起鴉宜鐵路花艷站,西至達萬鐵路萬州站,途經湖北宜昌、長陽、巴東、建始、恩施、利川和重慶萬州七個縣市(區),其中宜昌東至涼霧288.46公里為一次建成復線,涼霧至萬州89公里為單線。
宜萬鐵路全線共有253座橋梁,159座隧道,含54座雙線隧道,34座風險隧道和8個一級風險隧道,橋隧總長度占線路全長的74%,這些橋梁和隧道建成后,還將創諸多鐵路史上的中國之最乃至世界之最,因此被業界稱為有“橋隧博物館”之稱。工程主要穿過喀斯特地貌地區,區域性大斷裂發育,巖溶廣布,山高壁陡,河谷深切,地形困難,地質復雜,是目前中國已建和在建鐵路中施工難度最大的山區鐵路。
宜萬鐵路線路最大坡度為18‰,其中坡度18‰的4段共80.266公里,16‰以上單方向連續坡道最長達71.871公里。鋪軌始于2008年6月19日,共投入鋪軌機7臺、架橋機6臺、內燃機車23臺、大型搗固車2臺、平板車810輛;累計完成正站線鋪軌763公里,架梁3022孔,道岔鋪設328組。
開創之最
宜萬鐵路開創了中國鐵路史上數項“之最”。
它穿越“筑路禁區”,集“西南山區鐵路艱險之大成”,是中國施工難度最大的山區鐵路;
平均每公里造價6000多萬元,兩倍于青藏鐵路,是中國單公里造價最高的鐵路;
鐵路全線共有隧道、橋梁400余座,占線路總長74%,為世界之最;
宜萬鐵路總里程377公里,修建耗時七年,年均進度僅50多公里,是中國單公里修建時間最長的鐵路。
|